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报编辑部 >> 正文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格式规范

发布者:段娟 发表时间:2018-07-18 来源:科研处 浏览次数:

由于很多投稿者的文章对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处理不够规范,现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便作者参考。  

一、参考文献和注释都是文末标注(请在在英文状态下标注所有的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的具体分类方式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格式如下:  

注释  

①······  

②······  

③······  

参考文献  

[1]······  

[2]······  

[3]······  

二、混淆注释概念。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文章中有特殊意义的字词或者是作者认为有必要为读者作解释的字词可选用注释的标注形式,例如:①辍学的宽泛定义是学生没有按学期连续进行学习活动,即休眠状态就称为辍学;其狭窄定义是学生正式在学校办理退学或休学手续中止学籍。这里采用宽泛定义。  

三、文末所例参考文献和注释都要在文中相应引用处一一对应,并用脚上标格式标注出来。例如:远程开放教育辍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1],在开放教育8年有效学习期内[2],学生入学6个月、12个月、18个月是辍学发生的高峰时段[3]  

注释  

①辍学的宽泛定义是学生没有按学期连续进行学习活动,即休眠状态就称为辍学;其狭窄定义是学生正式在学校办理退学或休学手续中止学籍。这里采用宽泛定义。  

参考文献  

[1][3]李莹. 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9(7).  

[2] 谢芳.中国环境保护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